2022年9月,河源市源城區印發《河源市源城區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使用實施細則》(下文簡稱《實施細則》),標志源城區物業管理工作制度和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方面更加規范化。為進一步宣傳、貫徹和落實好《實施細則》,現解讀如下:
一、制定背景
?。ㄒ唬┍尘?/p>
2020年12月,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10部委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規范維修資金使用和管理,提高維修資金使用效率,優化維修資金使用流程,簡化申請材料,縮短審核時限;健全維修資金管理制度,提高維修資金管理機構專業化、規范化管理水平。
2010年8月,河源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河源市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規定》,是我市出臺的第一部關于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的法律法規;2019年12月,河源市財政局聯合河源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印發了《河源市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以上兩份法規性文件對我市維修資金的歸集、管理、使用發揮了重要作用,既保障了廣大業主的合法權益,也促進了我市維修資金各項工作平穩健康發展。但是,由于以上兩份文件中對維修資金的一般使用、緊急情況使用等規定不夠詳盡,需要細化,增強可操作性。而且由于以上兩份法規性文件出臺在前,2020年5月國家頒布的《民法典》對業主共同決定(策)事項、維修資金籌集與緊急申請使用等方面出臺了新的規定。因此,我區亟需出臺一部操作性強的住宅維修資金使用和管理的規范性文件。
?。ǘ┮饬x
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是商品住房和公有住房出售后建立的專項用于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保修期滿后的維修和更新、改造的資金,是人民群眾越來越關注的熱點。小區物業管理與人民群眾生活息息相關,與城市治理、社區治理、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聯,加強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管理工作,是提升小區物業管理水平的客觀需要,是構建和諧社區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組成部分。
二、政策依據
?。ㄒ唬睹穹ǖ洹?/p>
?。ǘ段飿I管理條例》
?。ㄈ稄V東省物業管理條例》
?。ㄋ模蹲≌瑢m椌S修資金管理辦法》
?。ㄎ澹逗釉词凶≌瑢m椌S修資金管理辦法》
?。对闯菂^人民政府關于規范源城區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
?。ㄆ撸对闯菂^加強小區業主委員會建設暫行辦法》
?。ò耍蹲》亢统青l建設部等部門關于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管理工作的通知》(建房規〔2020〕10號)
?。ň牛I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指導規則(建房[2009]274號)
三、主要內容說明
?。ㄒ唬┲饕獌热莞攀?/p>
本《實施細則》適用于在源城區(不含江東新區、市高新區)住宅小區,由物業管理企業或業主委員會(業主大會)發起申請使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等活動。遵循業主決策、方便快捷、??顚S?、公開透明、受益人與負擔人相一致的原則,在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申請使用活動中的職責分工、組織實施等方面進行了較詳細規定。
?。ǘ┍疽幎ü菜恼?/p>
第一章總則,闡述了《實施細則》的制定依據、使用原則、使用類別、資金使用范圍、資金使用限制、費用分攤。
第二章住宅專項資金使用程序,對組織實施主體、使用方案、使用方案表決、施工單位選取、工程施工、竣工驗收、費用預算審核、資金申請、資金撥付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規定,以及分別對應急使用情形、應急情形報備及確認、應急使用方案、應急使用流程的相關做了詳細規定。
第三章職責分工,規定了區主管部門,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社區)居民委員會、物業管理區域黨組織、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業主等相應職責。
第四章附則,闡述了實施細則適用、沖突及解決、解釋、實施。
四、專業術語解讀
1、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指專項用于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保修期滿后的維修和更新、改造的資金。
2、共用部位:指根據法律、法規和房屋買賣合同,由單幢住宅內業主或者單幢住宅內業主及與之結構相連的非住宅業主共有的部位,一般包括:住宅的基礎、承重墻體、柱、梁、樓板、屋頂以及戶外的墻面、門廳、樓梯間、走廊通道等。
3、共用設施設備:指根據法律、法規和房屋買賣合同,由住宅業主或者住宅業主及有關非住宅業主共有的附屬設施設備,一般包括:電梯、天線、照明、消防設施、樓宇對講、綠地、道路、圍墻、監控設施、路燈、溝渠、池、井、非經營性車場車庫、公益性文體設施和共用設施設備使用的房屋等。
五、實施時間
自發布之日起一個月后施行,有效期三年。
六、解讀部門及聯系方式
解讀部門:本實施細則執行中的具體問題由區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區財政部門共同解釋。聯系電話:0762-3321159。各鎮街物業服務監管聯系電話:1、埔前鎮0762-3424354;2、源南鎮0762-3236722,3、東埔街道辦事處0762-3880918;4、源西街道辦事處0762-3371389;5、上城街道辦事處0762-3189208;6、新江街道辦事0762-3342333;7、高埔崗街道辦事處0762-3493404。
原文件鏈接地址:http://www.xiangjiaoyingduji.cn/zwgk/ztlm/gfxwj/content/post_520929.html